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 61家储煤场、配煤场、煤矸石加工点全部取缔,52家洗煤企业全部关停治理,4家焦化企业实行限产整治……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会后,矿区迅速行动,率先从煤炭行业专项治理入手,在今冬明春实施“压煤、降尘、控车”三大举措,举全区之力,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 矿区因煤而建,因煤转型。作为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区,矿区在资源枯竭、产业单一、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牢固树立转型发展是生死劫、环境建设是生命线的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力度整治重点污染企业,在除尘去味上做“减法”,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在生态修复上做“加法”,全面拉开生态框架,加快生态修复升级,着力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区。 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五年净减35% “矿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以煤为主,因此首先要打响煤炭行业集中整治这第一场战役。”矿区区委负责人在全区煤炭经营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会上说,“从源头上治理煤炭污染,不仅是治理大气污染的迫切需要,更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企业能够转型成功,矿区的产业结构就有希望发生快速、根本的转变。” 据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井陉矿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该区将以压煤、减排、抑尘、控车、增绿五方面为重点,采取32项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到2014年,该区在用所有燃煤锅炉将完成节能改造,具备条件的实行天然气置换;主城区道路全时段禁止黄标车、无标车通行。到2017年,全区煤炭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净削减35%以上;全部关闭露天独立采石厂,并分批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推进道路绿化、单位和居住区绿化、立体空间绿化,每年植树不少于2万株。 提升企业设备 重点整治煤炭污染 为有力推动洗煤企业升级改造,该区制定下发了《煤炭经营企业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和《煤炭洗选行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煤炭洗选、洗煤水闭路循环、煤炭储运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对洗煤企业实施高标准全封闭建设,最终实现存储生产环节密闭化、装卸运输环节洁净化、厂区硬化绿化全方位的升级改造目标。先后召开2次科研项目推介会,帮助企业推介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环境友好的项目440余项,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目前,全区52家洗煤企业已全部关停,积极谋划转型升级。 在对洗煤企业升级改造的同时,该区加快了焦化、化工、钢铁、建材等重点污染企业环保设施的技改步伐,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河北矿峰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大型建材水泥企业,该公司今年投资1500万元,新上了2套脱硝装置,完成了水泥回转窑窑尾脱硝治理。“新设备能够有效控制水泥回转窑污染物排放,我们在二线窑头、窑尾安装的烟气自动监控设备显示,氮氧化物实现了达标排放。”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新设备正常运行后,预计氮氧化物削减率达50%,每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减少800多吨。 主动施策治理污染的企业并非仅此一家。凤山化工公司改造安装的20吨燃煤锅炉除尘器已正式投入使用;新晶、新世纪、鑫跃、常恒4家焦化企业共投资1700余万元,维修、更换和改造了地面除尘站、导烟除尘车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了对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使焦炉烟尘排放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处于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经处理后排入熄焦池的回用水质污染物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减少了熄焦时产生的焦油异味污染。 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 再造“城市绿肺” 在杏花沟生态公园东入园口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300亩人工湖区,湖水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今年4月,矿区启动了占地1500亩的杏花沟生态公园景观工程,对这片因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的沉降区进行修复建设。经过七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公园东、南、西侧5个主次入口、边坡整修铺装及景观建设已基本完成;公园植被绿化正陆续开展,种植大型乔木4万余棵、野花组合5万余平方米;东侧便道及小广场的铺装及绿化工程已完工。建成后,该公园将集生态保护、游憩观赏、休闲度假于一体,成为该区的“城市绿肺”,同时城区将借力向南扩展,实现南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的采煤塌陷区,必须在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把地质灾害、塌陷地治理好。”该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对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和规划再利用,尽快使昔日的发展“包袱”变废为宝,成为资源转型、生态重建的典范。 位于城区北部的清凉湾湿地公园,在过去曾是煤矿长期开采形成的坑塘和沼泽地,杂草丛生,污水满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该区投资2360万元对其进行塌陷地综合治理,建成了占地1000亩的大型湿地公园。今年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工作,该区对清凉湾湿地公园实施了提档升级改造,新植乔灌木近万株,人工培育荷花300平方米,新建凉亭5座,修建采煤口采煤遗址和瓷窑遗址景点,指示标识、花箱、石墩等配套设施也更换一新。新亮相的清凉湾湿地公园俨然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的“天然氧吧”。 合力抑制扬尘 改善空气质量 为改善空气质量,有效防治和应对重污染天气,该区联合发动住建、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通过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来抑制扬尘污染。全区24个在建工地均明确专人负责扬尘治理工作,每天6次洒水降尘,对裸露地面和料堆用密目网实施覆盖,施工现场将全部封闭围挡,安装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对运输车辆全部冲洗。对城区主干道实施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每天清扫洒水3次以上;对外环物流交通干道每天清扫洒水2次,加大货运车辆苫盖检查力度。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启动淘汰黄标车工作,全区426辆黄标车将于年底全部淘汰。 该区还加大重点企业监管力度,对11家重点大气污染企业全部派驻了专职驻厂员,全天候24小时对企业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管,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督导企业禁止燃用超标煤炭,并对煤堆、料堆进行全覆盖,厂区及时进行洒水抑尘。聘请50名社会监督员,对6家国省控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社会监督。建立区、乡、村、企业“四位一体”的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实行三级管理、四级履责,使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不见盲区、不存隐患。通过严格监管,截至目前,该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同比分别下降了35%和48%。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我国确定首个瓦斯“零排放”示范.. | 下一篇:川煤达竹石板厂:小技改解决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