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利用
合成气深度净化让硫“微乎其微” 甲醇催化剂寿命由此延长至5~6年
2014-09-19 09:59:46
来源:
“我们开发的深度净化技术,能够使合成气总硫含量达到微乎其微的效果,并能取得可观的效益。”昨天,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气体净化事业部孔渝华研究员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由华烁科技研发的合成气深度净化专用技术,可使合成气硫含量减至0.01ppm级,使甲醇催化剂寿命延长到5~6年。该技术目前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取得1项国际专利。 微量硫导致催化剂中毒危害化工装置安全生产,是长期制约合成氨、甲醇等生产的瓶颈。微量硫的存在对甲醇催化剂寿命影响巨大,而甲醇催化剂的寿命直接影响到装置的经济性。以100万吨甲醇/年装置为例,甲醇催化剂一次装填量达150~300吨,一次开车时间在25天左右,不仅催化剂成本高昂,停车造成的生产损失也十分巨大。 据孔渝华介绍,对多个失活甲醇催化剂的硫含量分析表明,长寿命(4~6年)甲醇催化剂平均吸硫量应小于0.16%。以甲醇催化剂平均吸硫量小于0.16%为条件,当净化气总硫Ts≤0.01ppm时,使用寿命在5~6年;当Ts≤0.02ppm时,使用寿命在4~5年。应用合成气深度净化专用技术,对低温甲醇洗脱碳气进行脱硫处理,可以将总硫Ts(H2S+COS)控制在0.01ppm以下,显著延长甲醇催化剂使用寿命,提高甲醇催化剂生产强度。 孔渝华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10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为例,采用深度净化专用技术后,如甲醇催化剂寿命从2年延长到4年,则少换一炉甲醇催化剂,可节省2600万元(260吨×10万元/吨),年节资650万元;增加生产时间20天,按吨甲醇利润500元计,年效益750万元;合计相当于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400万元。 除甲醇、合成氨领域外,合成气深度净化专用技术也在煤化工领域获得成功应用。2008年,该技术首次用于陕西金巢煤制油工业装置。国际专家在对这一项目鉴定时指出,中国气体净化技术和费托合成技术的结合,在商业上具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 此前,原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开发了常温精脱硫工艺技术(ATFD)。然而,常温精脱硫剂在高空速(6000~8000h-1)、高净化度(H2S+COS<0.01ppm)下不适用,他们又针对性开发了合成气深度净化专用技术。 |
责任编辑:admin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张志仁参加中石油华北油田山西煤.. | 下一篇:煤化工专项产业规划即将出台 准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