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晒口街道,也有一座“山”,但这是一座由煤矸石露天堆积而成的“大山”.煤矸石是煤矿企业在掘进、开采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邵武龙砖把这座“废物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诠释了另一种“靠山吃山”法。 昔日困扰矿山的废弃物 邵武规模庞大并已成为当地特殊景观的煤矸石山,是福煤集团邵武煤业公司自建矿以来长达50年的采矿时间里,不断排出累积而成的。据测算,该煤矸石山体高达数十米,体积约175万立方米,重约300万吨,随着采煤的不断延续,每年还新增7至8万吨。庞大的山体,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水源,而且还有发生滑坡或自燃的安全隐患。同时,不断增高的山体,增加了机械排矸的难度和成本。 因为这座“废物山”存在诸多问题,多年来,邵武煤业公司也一直寻求解决的办法,甚至贴钱也无人问津,其主要原因是利用价值低,治理难度大,这也是长期困扰其他矿山的普遍问题。 制砖让煤矸石废物再利用 2008年,具有长期制砖经验的浙江企业家毛启法,经过对该煤矸石山的地理因素、经济成本、性能成分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后,决定前来投资兴建新型制砖企业,吃掉这座“山”.虽然当时并没有掌握煤矸石制砖技术,但凭着多年的制砖经验,毛启法一边投资建厂,一边技术攻关,历时9个月,2009年7月,总投资1500万元的邵武龙砖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顺利投产。据悉,这也是福建省建成的首条煤矸石制砖生产线。 因为龙砖公司眼光独到在此投资办厂,使昔日的“废物山”、“隐患山”、“问题山”,变成了能赚钱的“金山银山”.龙砖公司为此不仅每年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吃”山费用给邵武煤业公司,还要包下“废物山”的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责任。一方可以废物利用、投资赚钱,另一方坐等收费,省心舒心,双赢。 依靠科技“靠山吃山”方法独特 龙砖公司“吃”山的方法节能环保,可圈可点。公司的生产厂房建在煤矸石山体的半山腰旁,这样就地取材,原料运输成本为零,“靠山”可谓“靠”到极致;其制砖过程采用“直烧隧道窑”和流水线作业等先进技术,成形砖坯不需烘干或晒干,就可直接进窑,砖坯从一头进窑的同时,成品就从另一头出窑,很是神奇。整个制砖流程无缝连接、十分科学简洁,从原料破碎→陈化配料→搅拌成形→进窑烧制→成品出窑,直至装车,整个流程长度仅百米左右,完全区别于传统制砖企业。正因为工艺先进、流程科学,龙砖公司在土地利用上也做到了惜土如金。传统制砖企业工艺落后,窑体庞大,且需要晒场,占地至少四五十亩以上,而龙砖公司总占地仅为22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制砖原料完全采用煤矸石,不需额外添加黏土,不必另占地取土,破坏环境。同时,因为该煤矸石本身含有适量热卡,在烧制过程中,可做到砖体自主燃烧,不需外加任何燃料,真正实现“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节能环保。更好的是,经检测,采用该煤矸石和“直烧隧道窑”工艺烧制的砖块,还比同类砖块强度更高,保温效果更好,性能更稳定,价格却差不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投放市场不久,已逐渐受到青睐。 按照6000万块的年产能测算,龙砖公司打算在15至20年的时间内,“吃”掉这座“废物山”.届时,公司在完成使命之后,最终还将还给这里一片百亩土地。 龙砖公司董事长毛启法表示:“现在有多家煤矿企业了解到我的做法后,主动开出优惠条件,请我前去帮助他们‘吃’掉‘麻烦’的煤矸石呢!” |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上一篇:昔日"火焰山"今日".. | 下一篇:晋煤联手地方谋划矸石发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