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6月7日上午,集团全面成本管控暨应收账款清收专项..
徐海东参加煤炭人讯:6月6日,潞安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煤炭人讯:6月10日,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朱树来到国..
今日煤炭
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一)陕西煤业:锚定高质量发展 书写新时代答卷
2022-11-04 10:28:48   来源: 陕煤股份

同心向党庆盛会,奋楫扬帆启新程。陕西煤业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新成就书写新时代答卷,广大干部职工以勇担当、重落实、敢改革、善创新的奋斗精神当好新时代答卷人。即日起陕西煤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将刊登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浏览、转载。


近年来,陕西煤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双碳”目标

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作为陕煤集团煤炭板块的管理者,陕西煤业在智能化建设、煤矿重大灾害治理、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更是把握机遇布局数字经济制高点,推动高碳产业实现了低碳发展,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示范者。

在陕西榆林,红柳林矿业公司、柠条塔矿业公司、张家峁矿业公司、小保当矿业公司、曹家滩矿业公司等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闻名全国。陕西煤业所管理的36对生产煤矿,年产能近2亿吨,是陕西稳增保供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陕西煤业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陕煤集团“零碳转型”发展战略,在所管理煤矿全面实施“智慧节能”“智慧能源”“智能生态”等管理体系,搭建能耗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能耗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细化管理。

陕西煤业在大型煤矿建成了顺煤流皮带运输智能控制系统,平均矿井每年节电230万度;应用井下5G通讯技术及车辆智能调度系统,车辆运行费用下降20%以上,企业年均能耗下降5%以上……

同时,陕西煤业联合组建黄河流域煤炭产业生态治理技术研究院,上线运行国内首个“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大数据平台”。对标国家绿色矿山标准,建成绿色矿山27对,入库率达75%;黄陵、澄合等5家矿业公司实现了“绿色矿山”全覆盖。

网站.png


在各矿区积极应用智能环保设施设备,大幅降低了“三废”排放量。其中,澄合、黄陵、陕北矿区实现矸石“零”排放;彬长矿区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瓦斯“零排放”建设示范矿区;韩城、彬长等矿区实现瓦斯发电全覆盖……

加快推进碳汇林、生态修复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并对所有煤矿开展生态环保专家会诊,形成问题清单及会诊报告,持续进行整改落实。据统计近三年来,陕西煤业累计开展环保项目400余项,投入资金42亿元。

“在推进‘双碳’战略进程中,煤炭将逐步由基础能源向保障能源、支撑能源转变。因此,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安全、高效、绿色、低碳、集约化发展道路,统筹供应保障与有序退出的关系,统筹新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煤矿智能化生产与矿区转型发展的关系,统筹煤炭产业发展新格局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系。”

陕西煤业总经理王世斌表示,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陕西煤业始终把安全、低碳、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智能化、数字化为实践路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陕煤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

打造数字转型发展新样板

“智能化矿井标杆”“智慧矿区示范标杆”“产、供、销价值链智慧联动示范标杆”“智能化劳动组织新模式的矿井标杆”“智能可视化新型标杆中心”等5个行业“示范标杆”,是陕西煤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取得的瞩目成绩。陕西煤业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四个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陕西煤业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矿井灾害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融合创新理念,制定了“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积极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上市企业。

突出制度创新,结合年度重点、重大工作,成立了不同类型的工作专班,编制了《煤矿重大灾害治理工作方案》《生产接续和灾害治理五年规划》《陕煤数据标准规范》《陕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划标准。

网站2.png


强化顶层设计,率先开展信息数据标准化治理和智能专网建设,通过系统搭建“陕煤云”平台和“数据中台”,首创“三网一平台”数字化实时管控体系,实时掌握安全生产态势、物资消耗储备、销售服务结算全业务全流程数据信息,使业务、资金、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推动了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聚焦煤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院士团队、科研院所等行业精英,开展“产学研用”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2个国家平台与7个研究中心作用,加强“四化”建设技术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内联外引,形成合力,确保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积极引入“互联网+”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通过配套资金扶持、装备支撑等优厚条件,面向社会寻求重大项目合作研发。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灾害防治等方面,破解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陕西煤业每年设立3亿元科研引导资金,投入100亿元转型创新基金,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近三年来,重点实施“智能化”项目230余项,完成投入超70亿元。

稳增保供

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出现,严重影响各行各业的生产秩序。陕西煤业高度重视保供稳价工作,切实发挥“压舱石”作用,细化工作要点,明确时间节点,促进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召开专题工作会,全力以赴保障煤炭供应。

8月份,小保当矿业公司二号煤矿传来喜讯,全国首个国产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月产量突破100万吨。其中,单日最高产量达到4.6万吨。

网站3.png


“智能运销管理系统”“AI智能无人装车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设施的大量使用,使工作人员实时掌控矿井各项运行状态,为煤炭保供提供了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

在煤炭运销方面,线上组织调运、线上预约、车牌识别、启动无人司磅、远程装车、隔离式打票等,全程智慧化操作,既落实上疫情防控措施,又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

红柳林、柠条塔、张家峁、小保当、曹家滩等矿业公司,依托“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全矿井、全链条、全流程智能化作业,以及重大灾害超前预警、重大设备故障预诊断、生产系统智能协同控制、全矿井智能调度、灾害事故快速响应和智能救援……

目前,陕西煤业建成三级联动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实现了所有生产矿井基础数据、双重预防工作制度、风险点等17类数据的互联互通。黄陵一号煤矿实现了对51种违规情形的智能管控,并开发完成11项作业的标准指引和风险管控程序。

今年1至9月底,陕西煤业煤炭产量累计10,960.10万吨,同比增长6.77%。目前,陕西煤业广大干部职工以决胜的姿态、冲刺的速度,全力以赴攻坚冲刺四季度,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刘万波荣获“2020—2021年度四川.. 下一篇黄玉治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