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陈凯带队督导马军祥韩玉明毛永红陪同按照《省属企业压缩矿山..
煤炭人讯:4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援引山西省纪委监委..
煤炭人讯:4月22日上午,2024年第二期全国矿山救护大中队指挥..
今日煤炭
安徽:谋绿色发展 助煤企“过冬”
2016-04-22 13:35:25   来源: 中安在线
 据中安在线报道,“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是产煤大省,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首批规划建设的国家级亿吨大型煤炭基地,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 源供应保障基地。”安徽省能源局相关人士说,去年安徽省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达77.9%。
  
  然而,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煤炭产能集中释放、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黄金十年”翻页而过,煤炭行业深陷“寒冬”,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的态势愈演愈烈。两淮煤炭价格倒挂,煤炭企业连续两年亏损,安全生产及经营形势日趋严峻。
  
  “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开采成本居高不下。”业内人士表示,两淮煤田煤炭资源普遍埋藏在-600米至-1500米间,煤层赋存条件极其复杂,高瓦斯、高矿压、高水压、高地温等灾害俱全。瓦斯和水害尤为突出,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44对,占生产矿井总数的86%,产能占总产能85%以上。
  
  “随着开采逐步向深部拓展,安全开采投入越来越大,吨煤刚性成本不断增加。据测算,安徽省原煤生产成本400元/吨左右,是西部地区的3倍以上,成为制约安徽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省能源局煤炭处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逐步凸显,煤炭企业面临着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转型升级的压力。但持 续低迷的市场经营环境,造成企业亏损严重,资金链异常紧张,安全投入吃紧,安全开采压力加大。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物流成本大幅下降, “北煤南运”、“西煤东进”及进口煤进一步挤压蚕食着安徽省固有的煤炭销售市场份额。环境约束趋紧,替代能源发展步伐加快,油气价格低位运行,煤化工效益受挤压……诸多因素使得煤炭行业转型发展步伐受到掣肘。
  
  不过,安徽省能源局分析人士说,安徽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空间依然存在。
  
  从煤炭资源储量来看,全省含煤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主要生产动力煤炼焦煤,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仍然具备。
  
  “从国内大背景来看,‘一带一路’的实施将推动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际产能合作,缓解我国煤炭产能过剩 的局面。而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绿色低碳利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拓展。预计到2020年、2030年,安徽省煤炭缺口仍将分别达3000 万吨、5000万吨左右。”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累计生产原煤1.13亿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9548.5万 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12.27万吨。
  
  安徽省煤炭赋存条件差等先天性不足的特点,给开采带来巨大的安全压力,但也促进了深部开采技术 研发创新成果的形成。目前,安徽省煤炭专业人才、技术等力量雄厚,在勘察、设计、施工、采掘、转化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形成了煤炭深井开 采等先进产业链,具备走出去开发、托管和实现技术资本化的先决条件。
  
  “煤炭产业集中度较高也是突出的一个亮点。”业内人士说,安徽省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两淮地区, 矿井分布密度大,单井平均产能高,精煤产量大,安全供应能力强。四大国有矿业集团人才、技术实力雄厚,煤电一体化、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煤炭、煤电、 煤化工产业集中度高,培育壮大产业的基础优越。
  
  新形势下,转变传统粗放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安徽省优势,走集约高效清洁低碳的路子,全面提升煤炭开采、加工、转换和利用技术水平,是实现煤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友好、全系统安全有保障、全产业高效清洁、全过程低碳减排的必然选择。
  
  “应通过加快产业升级和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安全高效绿色集约生产。同时,积极推动煤炭 行业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大力推广实施‘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和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安徽省能源局相关人士说,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也是势在必行。一方面要促进煤电产业深度融合互补,推动煤炭行业由传统高排放利用向近零排放的清洁高效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型多元一体化发展,最大 限度降低成本,提高煤炭就地转化能力。
  
  加快行业改革步伐亦是当务之急。“应当促进企业专注于内部生产经营和外部市场开拓。加快形成芜 湖、安庆煤炭物流交易市场,完善两淮煤炭价格在长三角、华东、华中地区形成机制,提高安徽省煤炭在销售市场的话语权。”业内人士认为,同时要加大“走出 去”步伐,采取技术输出、劳动服务、承包、托管、合作、合资等方式转移现有煤矿生产力资源,积极拓展新领域、新产业,积极支持省属煤炭企业赴“三西”和国 外勘探开发资源和技术托管资本化。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川省化解过剩产能将先从煤炭钢.. 下一篇曾家山矿业公司成为重庆市首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