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采矿公司鸿宝资源(Agritrade Resources)向来以中国为主要市场之一。而尽管中国国内对低污染煤炭需求不断增加,造成煤消耗量持续放缓,鸿宝资源依然定下目标,寻求将产量和销量提高30%。
在香港上市的鸿宝资源行政总裁黄信崴表示,公司计划在截至三月的本财政年度开采及出售450万至500万吨煤,多于上两个财政年度的380万吨及280万吨。
黄信崴又向本报表示,印尼邻近印度及中国,99% 输出品都由表层采矿而来,生产成本属于全球最低范围。此外,若要运煤到南中国,经海路运输比从中国北部经铁路运输更加便宜。
大部分煤都用于国家供电网。内地产电量增长在2012年减慢至4.7%,2013年反弹至7.6%,2014年首五个月则录得5.7%,低于2010年及2011年的12%至13%。由于国内75%电力由煤发动,产电量增长放缓意味着煤的需求下降。
不过内地去年从印尼进口5760万吨发热量较低的褐煤,高于2012年的5000万吨及2011年的3570万吨。虽然这一批煤的发热量较低,但印尼进口的煤多数都会与本地煤混合,以减少污染物产生。
鸿宝资源由黄氏家族旗下的鸿贸国际(Agritrade International)及新加坡商人Rashid Maidin的WSJ国际集团(WSJ International Group)共同持有。两家公司均从事商品贸易及物流。
鸿宝资源本月初公布,截至三月的财政年度录得净利1.152亿港元,较去年录得的5350万港元增加逾一倍。
毛利率也从29.4%增加至31.8%。由于全球煤炭市场疲弱,与主要市场相距遥远的煤炭产地煤价大幅下挫,去年平均每吨售价242港元,与前年每吨243港元相去不远。
首席财务官Ashok Sahoo表示,由于生产规模增加有助节省固定成本,加上公司拥有自己的陆路交通及海运运输设备,有助增加效率,公司平均生产成本在2010年下降至每吨34.5美元。
去年北京曾考虑为入口低热量煤炭的总值设限,以遏制入口急剧增长,协助本地采矿业度过利润及煤价均大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