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全国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煤炭人讯:为全面系统总结2024年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
煤炭人讯:6月7日上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
党建领航共建共赢淮北矿业集团与南京钢铁集团举行党委共建暨..
节能环保
环保部一日放行2个煤化工项目22个月来首次
2016-04-27 22:03:26   来源: 澎湃新闻

   时隔22个月后,终于有煤化工新建项目获得环评通过。

  据环保部官网14日消息,3月4日,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潞安煤制油项目”)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山西大同低变质烟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的环评(以下简称“大同煤制气项目”)同日获得环保部的同意批复。

  值得注意的是,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这是自2014年5月底中国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的千亿元项目获环保部批准后,煤化工新建项目环评再次获得环保部的“青睐”。

  自2014年下半年,煤化工新建项目的环评就再没有得到环保部通过的。2015年,环保部更是收紧了煤化工新建项目的环评,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的环评均被否。比如,江苏苏新能源公司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以下简称“苏新能源煤制天然气项目”)、伊犁新天2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和潞安煤制油项目,同年这些项目多再次递交了新的环评报告。

  据了解,去年这些被环保部打入冷宫的煤化工项目,今年有望得到批复。比如,已获批的潞安集团煤制油项目,而苏新能源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在环保部审查公示中。据环保部官网公示的信息,按照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公众参与以及相关部门的意见来看,如果不出意外,该项目的环评可能也将通过。

  潞安煤制油项目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王桥新型煤化工工业园区潞安油化电热一体化综合示范园区,利用当地煤炭资源,采用粉煤加压气化、费托合成等技术,生产180万吨/年油品及化学品,项目分二期建设。

  大同煤制气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煤化工基地,利用当地煤炭资源,采用碎煤加压气化和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年产煤制天然气40亿标准立方米。另有其他副产品如石脑油、液氨等。

  此外,有意思的是,潞安集团煤制油项目和大同煤制气项目皆位于煤炭大省——山西。因近年来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山西省近年的经济发展也滞后于其他省份。2015年,山西省GDP增速仅为3.1%,位列全国倒数第二。而当下煤炭行业也因产能过剩、严重亏损正在轰轰烈烈地去产能中。为了利用煤炭大省的优势,推动煤企的转型,山西正在积极推动现代煤化工的发展。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省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将积极主动为重点工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建设条件,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建设,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煤化工及煤炭清洁利用项均被列入新兴产业部分,上述提到的两个环评获批的山西煤化工项目也均在此列。此外,还包括山西阳煤集团煤分质分级利用联产甲醇、煤制烯烃,山西七一能源有限公司合成气制30万吨聚丙烯/年等多个煤化工项目。

  据了解,2015年11月,山西省还推出《山西省煤化工产业三年推进计划》,对煤化工产业再布局。将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做精做深炼焦化产品产业链,优化提升传统煤化工,大力发展高端化学品。上述计划同时还指出,山西省力争2015年-2017年使煤化工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年均增长30%,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年均增长20%。

  北京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顾问唐宏青对澎湃新闻称,这两个项目均在山西,不知是否是巧合,但无论怎样,对于带动山西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虽然当下的国际油价基本在40美元/桶上下徘徊,但是煤化工项目建成至少要三、四年的时间,到时原油的价位谁也不好预测。但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可带动基建、拉动就业等。

  唐宏青也称,很多煤化工项目都存在未批先建的情况。单就建设进度看,其实潞安煤制油项目环评获得通过与否,都不影响这一项目已存在的事实。此前,虽然并没有拿到环评批复,但潞安煤制油项目一期工程早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如今一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据了解,该项目从2010年开始进行基础工作,在2012年7月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并一直被寄予为是山西煤炭转型利用的重大项目。

  也有煤化工业内人士也对澎湃新闻分析称,这两个煤化工环评项目的获批,也意味山西省力推的煤化工项目可能已获得了高层领导的认可。

  不过,这两个项目环评获批,并不意味着环保部对煤化工环评的审批就此放松了,因为今年同样还有将继续投产的煤化工项目的环评被否掉,如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贵州)有限公司60万吨/年聚烯烃的项目。

  多位煤化工行业人士称,接下来的情况也不好说。可能还会继续有一批煤化工项目的环评获批,但也有可能获批的的速度还会放缓。

煤炭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煤炭人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煤炭人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煤炭人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煤炭人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上一篇重新重视节能优先战略 下一篇京津冀将迎今年以来最长重污染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